【新交规限速120多少算超速】随着交通法规的不断完善,驾驶员对限速规则的关注也日益增加。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,限速120公里/小时是常见的标准。那么,在这种情况下,多少速度会被视为超速?本文将结合最新交规,给出明确答案,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总结。
根据现行交通管理规定,车辆在限速120公里/小时的路段上行驶时,若超过该限速值即构成超速行为。具体而言:
- 超速5%以内(即126公里/小时以下):通常不会被处罚,但建议尽量避免接近限速值。
- 超速5%-10%(126至132公里/小时):属于轻微超速,可能会收到警告或罚款。
- 超速10%-20%(132至144公里/小时):属于一般超速,会面临罚款和扣分。
- 超速20%以上(144公里/小时及以上):属于严重超速,不仅罚款,还可能面临驾驶证扣分甚至吊销。
需要注意的是,不同地区可能对超速的判定标准略有差异,且部分城市或路段可能有特殊限速规定。因此,驾驶者应时刻关注道路标志,并保持安全车速。
限速值 | 超速范围 | 处罚情况 |
120 | ≤126 | 不处罚(建议避免) |
120 | 126-132 | 警告或小额罚款 |
120 | 132-144 | 罚款+扣分 |
120 | ≥144 | 重罚+扣分或吊销驾照 |
总之,遵守限速规定不仅是法律要求,更是保障自身与他人安全的重要措施。在实际驾驶中,建议保持平稳车速,避免因一时疏忽而引发不必要的麻烦。